与此同时,赵云的亮银枪也动了,速度比他更快。
“铛!”
只听得铛一声金铁交鸣之声。
王宣脸色骤然剧变,感到双臂酸麻,双掌虎口崩裂。
他手中的青龙刀,只剩下刀柄,刀头已掉落在地。
他身旁的十多个亲兵,赶忙往上冲。
赵云的亮银枪已到,以泰山压顶之势劈下来。
一缕殷红的鲜血,从头顶流到前额眉宇间。
“你这老孙子,小爷从小敬重你是一条好汉。”
“今天留你一条命,以后做人不要太狂妄。”
“再也不要来与小爷为敌,下次可不留手。”
赵云说道,他只是划破王宣头皮,未下死手。
原因正如他所说,从小敬仰这位五虎将。
现在王宣还并未对他造成伤害,小小教训一下他的狂傲之气。
王宣感觉这就是奇耻大辱。
羞愧难当,恼羞成怒,还想往上冲。
他的五虎上将之名,那是经历了多少场血雨腥风的战斗,打出来的。
今天却一招之内,输在一个毛头小子手中。
他刚才口出狂言,对方不是他一合之敌。
结果恰恰相反,这是多么讽刺?
他还想往上扑,早被亲兵卫队护在了中央。
“大将军,快看,已经出现大批逃兵。”
这位亲兵聪明,转移注意力,给他的主人找台阶下。
主人不是打不过不打了,而是有重要的事。
“不得逃跑,逃跑的格杀勿论!”
果然,王宣看向逃兵大吼道。
“大将军,末将以为,还是先撤退吧?”
“我们中了埋伏,士气低落,突围出去,整顿军队,再战不迟。”
他的副将听到他下达的命令,赶忙拍马过来说道。
王宣看了一眼副将,又放眼扫视一圈战场。
战场惨不忍睹。
官兵几乎一边倒的被大屠杀。
四处都在败退,逃窜中。
他面色阴沉下来,难看之极,低下头,艰难的说出一句:
“好吧,撤退吧。”
很是有气无力,沮丧颓废。
随即,恨恨扔掉手中半截刀柄,蹭的拔出佩剑。
“杀啊!”
发出一声野兽般的怒吼。
挥剑向山谷外突围。
官兵终于得到全面撤退的命令,纷纷向山谷口奔去。
前面有堵截的,后面有追杀的。
官兵为逃命,拼死向外突围,赵云的弟兄杀红了眼,那肯让他们逃走。
又是一阵血雨腥风的厮杀。
经过一阵惨烈至极的奋力拼杀。
王宣率官兵终于突围出去。
冲出山谷口,他环视死周,面色阴森可怖。
五万大军气势凶猛冲进山谷,狼狈不堪逃出二万多骑兵。
短短半个多时辰,在这里留下一半多骑兵。
虽然说胜败乃兵家常事,可这次失败不一样。
以前失败了,就好比男人早泄了,下次掌握好技巧,实在不行吃点金枪不倒延时药,再次上马,就可能把对方搞的丢盔卸甲,连连求饶。
可这一次失败,就好比把男人搞痿了,彻底打疲软,再也无法雄起。
把心高气傲的帝国军队,信心打没了。
把他们的精气神都摧毁,被打怕,杀破了胆。
王宣自己先彻底疲软,信心无法提振。
这次不论从个人武力,还是军队整体战力,都输得很惨。
王宣正沮丧的想着,带残兵败将灰溜溜跑回去。
对面却狂奔而来几匹战马,远远就高声叫道:
“王大将军,有重要命令传达。”
王宣看到是传令官,可此时也不敢停下来。
赵云的骑兵还紧追其后疯狂砍杀。
传令官也只能调转马头,跟着官兵往前跑。
就在此时,刚追出山谷口的赵云,也看到一匹探马向他冲来。
冲到近前急急报道:
“报!总舵主,东北方向发现一支官兵,有五万骑兵。”
“距离我们还有六十里地。”
“东南方向也发现一支五万人左右的骑兵,距离我们五十多里地。”
“知道了,再探。”
赵云说完看向赵煌和貂蝉道:
“你二人各带五千骑兵去引敌,一路去东南方向,一路去东北方向。”
“把他们引到同一个地方,风扬寨来。”
“唯!”
两人齐声回应完。
各领本部人马飞奔而去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王宣看到匪贼放弃追杀,这才放缓马速。
心情无比沮丧。
传令官又飞奔到他身旁:
“报!王大将军,赵大将军有令,不得追如匪贼境内。”
“先到石渠县城汇合,汇合后再统一行动。”
传令官话还没说完,王宣暴跳如雷怒喝道:
“该死的,早干嘛去了?”
“老子都已经打完仗了,你才来传令。”
“王大将军,请息怒,我们接到命令就快马加鞭。”
“可是找到您的时候,就已经是现在。”
传令官满脸委屈,吓得战战兢兢。
王宣也再没说什么。
因为他心里知道,即便是提前接到了命令。
他可能也会抗令不遵,去打这一仗的。
因为心底根本没有把这些匪贼放在眼里。
肯定会觉得路过打一个胜仗,再去会合,多有面子。
他现在很庆幸命令接到的晚。
反而减轻一些罪责。
如果是抗令不遵去打了败仗,那性质不一样。
就会受到严厉惩处。
原本准备偷偷溜回去的王宣。
现在只能带着残兵败将,向石渠县而去。
赵煌率五千铁骑刚刚冲到东北部的安新寨。
就看到远处尘土飞扬,旌旗招展,有一列骑兵正向这边行进。
已经冲进他们的防线。
随着越来越近,胄甲鲜亮,看清楚是朝廷官兵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