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吧,那我就客随主便了。”
“甭客气,你们先坐,我很快回来。”
本来他还准备给俩孩子做好饭再去趟东直门呢,没想到冉老师突然造访打乱了他的机会。
没关系,从四合院到东直门也不远,骑车也就10来分钟。
再加上他心里装着事儿,两条大长腿玩了命的蹬,也就六七分钟的功夫便到了东直门。
不用找人问,顺着人流便轻易找到鸽子市所在。
高斌骑车赶到的时候,那个负责收票的小弟一眼就认出了他,没办法,之前高斌持枪威慑的画面太深刻,他们忘不掉啊。
“斌哥!”那位小弟把收票的事儿交给另外的人,一脸媚笑的迎上来。
“哦,大军找我有事儿,他人呢?”
“办公室呢,我带您过去。”
“嗯~对了,你去帮我弄只鸡,杀好了送过来,看看有没有腊肉弄一块,再弄一斤五花肉,还有大米来二斤,蔬菜随便拿点,一并送到大军办公室,到时候一块算钱。”
小弟连连点头:
“没问题,我等下就去办。”
“嗯~”
现在是下班时间,鸽子市人流攒动,老百姓也是为了生活,大部分时候,上面对于鸽子市都是睁只眼闭只眼,只要不过分,大家便相安无事。
当然,前提是鸽子市的后台比较硬,否则赶上严打,第一个就得被取缔。
办公室在鸽子市长街的中间位置,小弟把他带到以后就去忙活他说的那些东西了。
“哟,斌哥来了?快请坐,喝点什么?”
“不喝了,今晚相亲,顺道过来弄点好东西,你找我什么事?”
“哦?需要什么我让人给您拿!”
“我让你小弟去拿了,回头一并算钱,说事儿。”
“诶!您之前不是让我找收音机票吗?”
“弄到了?”高斌眼前一亮。
“没有,这种专门的收音机票基本都在大领导手里握着,人家也不会出来卖,不过我去商场打听了,魔都牌收音机可以用工业票来买,需要三张。”
说着,他从兜里掏出三张皱皱巴巴的工业票。
高斌大笑:
“行,脑子还挺活!”
大军讪笑:
“不也是为您办事嘛。”
“花了多少钱?”
“也就最后一张花了20块钱,剩下两张都是手里囤货,您拿走就是,不要钱了。”
高斌摆摆手,直接从兜里掏出6张大团结,对他来说这都是小钱。
犹豫了一下,点了点手里的钱,正好220多,干脆全扔下了:
“你拿着票去帮我买,不够的话你先帮我垫上,回头我给你补上,多了你就留着,今天出来的急,没带那么多。”
陈建军都看傻了,这叫没带那么多?什么家庭出门装200多当零花?
不过很快回过神,连连点头:
“够了够了,我打听了,收音机150。”
“嗯,我明天下班找你来拿。”
“成!”
两人又说了会话,小弟拎着几个大口袋进来:
“斌哥,您要的都在这儿了。”
“行,辛苦了,多少钱?”
大军连忙道:
“斌哥,您给的够多了,这些东西您直接拿走就是,我一会儿跟卖家结账。”
高斌犹豫了一下,想着以后还得用这小子,就把钱算的太清楚,点头道:
“好吧,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。”
“千万别客气,能跟您交朋友也是我的荣幸。”
“还挺会说话,我走了。”
“成,以后需要什么来个电话,我让人给您送去就行。”
“知道了!”
...
骑车往回走的路上,高斌还琢磨收音机的事儿呢。
五十年代后,能进入一般家庭的国产收音机都是刚刚起步,价格还是比较高的,购买价格是一般人半年或一年工资。
关键是供货量很少,有钱你还买不到,因此城市里一般家庭拥有量还是不高的,县城或农村更是少见。
这年头,一家有一个挣工资的,能有30元左右已经非常不易了。
但这30来块钱,如果像傻柱一样,孤家寡人的,那是管够吃,还花不了。
然而这年头谁家没两仨孩子,等孩子长大,供两个孩子上学,这点钱就不够吃了。
就像秦淮如,能维持每月25日不借粮、月底不找人借钱过日子就好。
但显然不可能的,他们一家五口,现在还多了个蹭住的秦京茹,她那点工资真就不够用。
当然,她家实际上不缺钱,贾老太太手里就握着钱呢,只是她不愿意拿出来花。
但说实话,她家的情况已经比很多人家都好过了,至少还能吃得起饭。
即便如此,让秦淮如买个收音机,那也跟要她命一样。
这年头国家物资也是极为贫乏,大都处于凭票供应。
用电也比较紧张的,因限电而停电的现象以习以为常,节约用电早就是这辈子人深入骨髓的习惯。
由于没有每户的电表,每家每户收的电费是按灯头数量和瓦数计量,再与每栋楼的总电表数去平衡,分摊成每户该交多少电费。
那时家家用的都是黄色的白炽灯,没有后来的日光灯,更别提节能灯了。
一家一个灯泡一般不超过40瓦,否则被认为是浪费,会挨批的,因此家家大都是15瓦,也有25瓦的。
偶尔能看见有100瓦大灯泡,基本都是偶尔在院子里办红白喜事才能看见。
点个灯都费劲,更别提更耗电的家用电器了,电视机在家庭里基本没有,电子管收音机也是少数人家才有的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