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启圣旨一下,重开西厂,胡老太监跪在地上,看着手中的圣旨,不敢相信一般,老泪纵横。
这陈舟,居然真的做到了!
尽管,老太监都不知道陈舟是怎么做到的。
因为从之前来看,毫无一点预兆,前阵子老太监还找到陈舟表示过不满,现在居然就重开了!
而且,基于对老太监的信任,这职位和魏忠贤其实是一样的——西厂厂督!
这可是重开西厂啊,涉及到宫中势力的重新划分,立刻在朝野引起了强烈的反弹。
东林党首先站出来表示反对,“已有东厂,复为西厂何为?”
阉党一方也是如此,“既然有东厂,何必还用西厂?”
两边难得意见如此统一,虽然重点不同,但是结论一致:西厂不应重开。
只可惜争论的热火朝天,到最后都被天启的一句话给否定了:朕意已决。
好一个朕意已决!
东林党那边还有几个想要直言进谏,甚至企图以头触柱进行死谏,结果,都被侍卫抓住,直接被抓去流放了。
左光斗急忙将激愤的众人拦住了,这要不拦住,到时候开了西厂不算,自己这边还要损失几个干将,魏忠贤倒是从中渔翁得利了。
不过这种敏感的时候,老太监还真的不敢去找陈舟说些感谢的话,毕竟西厂的权力最终交到了他的手里边,他还是有着许许多多的需要忙碌之处。
胡忠、胡千,还有从各处抽调的人。
当然,抽到的人里边儿,也是什么样的都有,或者说,哪一方势力的都有。
陈舟让胡千拿过的密信里面,专门提到了这个问题。
而且,陈舟知道,老太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抽调出来,这么多年老太监的经营,最起码也顶得上半个西厂了。
现在只不过是让它合法化了而已,类似于这样的事情,在宫中还有很多。
这没什么,哪一个人不是一方势力?
没有依靠的,绝不会在宫里活这么久!
天启只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公开的衙门而已。
魏忠贤很是郁闷,郁闷得不仅仅是老太监重开西厂,事实上,以他的资历,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再开西厂,这不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吗?
直到崔呈秀拿着一叠发黄的档案过来的时候,魏忠贤才恍然。
还有这么个缘故,这老太监,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,倒是个执着之人。
可是没有办法,西厂重开,天启没有说是用来制衡东厂的,魏忠贤就念阿弥陀佛了。
还有陈舟,陈舟居然接了天启的旨意,赴任山海关的监军。
而这个位置,本来也是魏忠贤一再鼓动之下,天启才想要派太监去的,那个太监也是他的人。
魏忠贤权倾朝野,却没有实际掌控的军权。
如果能够坐镇山海关,那绝对是进可攻退可守,扼守大明门户,就算是将来后金来攻,也有些资本。
结果,这胜利果实居然被陈舟摘了桃子,这边还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西厂——最主要的,自己现在还不能做些什么!
杀掉陈二郎泄愤?
倒是有人这样进言,让魏忠贤把腿打折了。
也有说让在陈二郎身上用刑出出气的,魏忠贤也没有搭理。
他自来不是那么小气的人,之所以对东林党睚眦必报,那是东林党对他必欲除之而后快。
在这种事上,若是没有些格局心胸,这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也坐不上,这与党争无关!
如果真要对陈二郎动手的话,那就太小家子气了!
可是要把人放了,又十分不甘心。
干脆先关一段时间看看,陈舟别以为远远跑了,他哥哥就会被放回去。
结果,手下人来报,老太监派人把陈二郎从狱中提走了!
魏忠贤气得摔了三个茶碗!
不仅如此,那锦衣卫的百户身份,老太监还给他保留着。
要不是陈舟有话,老太监还真有心投桃报李,升了陈二郎的品级,反正自己也不掏银子。
瞒天过海,借花献佛,真是好手段!
魏忠贤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真的小看陈舟了!
陈舟一路离开京城,直奔山海关!
这一路之上,倒也是逍遥自在。
因为是奉旨赴任,各地官员皆是按照最高规格接待。
这刚走了一半,王硕已经在抱怨拉着金银细软的车太多了。
陈舟无语,还有嫌银子咬手的?
不过回头看看,原来轻骑简从来的,自己和王硕两人,小英子父女一辆车,现在至少有十多辆。
要不是那些官员贴心地送了一群护卫,估计早就有人跳出来高喊:“此山是我开”了!
不过王硕也有些兴奋,在京城中,最是无趣。
这次赶赴山海关任监军,免不掉要赶赴辽东劳军,那可是真正的战场!
这个时期,已经有几分秋意。
这一路上奔向山海关,天气倒是日渐的凉爽。
陈舟之所以要把自己弄到辽东去,固然是因为他要借这个机会救出陈二郎,同时让老太监圆了西厂梦。
西厂梦之所以这么容易,其实也是因为这一阵子魏忠贤蠢蠢欲动,有些嚣张,天启采取的就是制衡之术,这家天平就算是歪的,那也必须是他亲自拨动的。
再加上陈舟恰好解决了他的难题,既不用像东林党人低头,也能将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中。
陈舟好歹还算是他的心腹,因为天启觉得,能有起重机这样的锦绣,绝对是自己的知己。
陈舟要知道天启其实是按照木匠工艺来判断自己的忠诚的,不知道会不会哭死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