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饮暴食一番,这才眼睛一转,计上心头。
不良人:
“陈通,你说的有问题啊!”
“刚才你明确说明,整个沛县的财政大权没有在刘邦手中掌控。”
“这不就说明,人家县令手上还是有实权的。”
“根本就不像你说的,就是个吉祥物。”
“这你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?”
………………
刘邦一拍额头,直接无语。
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(诡道圣君):
“你的愚蠢简直刷新了我的底线。”
“你哪只眼睛看到,财政大权在沛县县公手中掌握着?”
“这财政大权虽然没在刘邦手中,但也绝对没在沛县县公手中。”
“连这种道理你都不懂吗?”
………………
是吗?
朱温愣了,这怎么能看出来呢?
而崇祯更是挠着脑袋,无法明白刘邦说的这一切。
自挂东南枝:
“资料中可没有记载,刘邦手下有哪一个要好的人,掌控着县里的财政大权。”
“这怎么就能够证明:财政大权没在沛县县公手中呢?”
………………
秦始皇看了口气,看来很多人就没有下过基层,就不知道真正的运作方式。
大秦真龙:
“谁来教教他们?”
“让他们明白财政大权到底在谁的手中?”
………………
朱棣此刻也很想教导一下小蠢萌,来展示一下自己老祖宗的实力。
可现实情况却是,他也不知道。
所以朱棣十分郁闷,自己也是被教导的那一撮人?
什么时候,自己竟然跟小蠢萌一样了?
这就让他的心情非常不美丽。
朱棣此刻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好好的学治国,不然就沦落成跟小蠢萌一样。
这就太没面子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
李世民也想去解答这个问题,可他也不懂!
毕竟他出生在关陇门阀的贵族,一生锦衣玉食,从来就没有下过底层。
他还真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。
此刻的岳飞却发言了,因为岳飞懂这个,他可是出身于底层的。
对于这个那真是司空见惯。
怒发冲冠:
“如果我猜的不错,沛县当时的财政大权,既没有在沛县县公手中,也没有在刘邦一个人手中。”
“那应该是在所有的地方豪强手中。”
“因为财政主要就是地方税收。”
“而谁去收税呢?”
“肯定不是沛县县官,他没有这个精力,也没有这个本事,从各家各户手里收到粮食。”
“所以收税一般都是地方豪强干的。”
“而到底今年的产量如何?应该交多少税?那也不是县令能够决定的。”
“这你得看地方豪强给你报多少。”
“他们报的少,你就收的少,他们报的多,你就收的多!”
“所以地方的财政,那完完全全取决于地方豪强。”
“人家是看心情给的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
此刻就连朱棣也愣了,真是这样吗?
地方豪强竟然还能决定一个地区的税收水平?
诛你十族(盛世雄主):
“你把这地方豪强说的也太神了吧,他们还能比老天爷更厉害?”
“这粮食产量还由他们说了算?”
………………
小蠢萌也是不懂这个,甚至于李世民对这个都不太了解,毕竟他们都是顶层的人,很难下到底层。
就算他们去底层视察,那也是看到了人家想要让他看到的。
根本就看不到真正的底层现状。
岳飞叹了口气,你们都是富贵人啊。
怒发冲冠:
“这就是地方豪强的可怕之处,地方的粮食产量,真的不是靠老天爷决定的,而是由这些地方豪强统一制定的。”
“这些地方豪强说今年粮食欠收了,那有100种理由给你说粮食是怎么欠收的,比如说虫灾,比如说旱了,比如说涝了。”
“你县令能整天跑到地里面看着庄稼吗?”
“你能看一片地,你还能看管住一个县的?”
“所以,历史上真正的县令收粮,那根本就是跟地方豪强收粮,而是跟农民收粮。”
“比如县令到了考核的时候,必须拿出点业绩。”
“他们直接就给地方豪强下指标,今年必须给我出产多少,我可是要交税的。”
“而地方豪强配合县令完成这种指标,那县令就得给地方豪强让渡权利,帮助他们解决一些脏事,或者帮他们一起盘剥百姓。”
“所以才有了县令跟地方豪强勾结的情况。”
“因为他们才是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他们才是利益共同体。”
“只有这样,县令才会在考核的时候,得一个比较好的考评,这才是他们升官发财的基础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还可以这样?
朱棣瞪大了眼睛,他真是没有想到,底层竟然这么操作?
他光打仗了,对于底层的建设根本就没有上过心。
如果他爹洪武大帝朱元璋在这里,那一定对这些猫腻了如指掌。
可朱棣的全部心思就放在打仗上面。根本没有去花时间治理过州县。
而且朱元璋也没有下放给藩王权力,让他们去治理州县。
所以朱棣在这一方面那就是不折不扣皇二代。
对于底层进行操作,他根本就是闻所未闻。
现在一听这些官吏如此升官发财,那是恨得牙痒痒。
这一些骚操作也太多了吧?
真是让人防不胜防。
你这样的话,朝廷的考核机制还有什么用呢?
这些县令都弄虚作假了。
这一刻的朱棣只感觉治国实在是太难了。
………………
李世民也是嘴角狂抽,这就是那些底层的官吏升官发财的手段吗?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